|
程控電話交換機功能選型原則 |
|
程控電話交換機較集團電話的選型應考慮的綜合條件更多,并加以技術經濟論證。在實際選型時,既要考慮設備的先進性,又要考慮系統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一般選用的設備是經過一年以上實際運行的考驗,經實踐證明是安全可靠、技術比較先進的設備。總的選型原則,應滿足: ① 符合信息產業部《程控用戶交換機接入市話網技術要求的暫行規定》、國家標準《專用電話網進入公用網的進網條件》(GB433-90); ② 選用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品; ③ 同一城市或本地網內宜采用相同型號和國家推薦某些型號的程控交換機,以簡化接口,便于維修和管理; ④ 程控用戶交換機應滿足近期容量和功能的需要,還應考慮遠期發展和逐步發展的需要; ⑤ 程控用戶交換機宜選用程控數字用戶交換機,以數字鏈路進行傳輸,減少接口設備。 選型問題關系到能否順利開通和保證通信可靠、充分發揮交換機的優越性以及節省資金等方面。在具體選型時,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技術先進性問題 (1) 綜合性能 系統容量、話務量負荷能力、基本新業務功能、語音和非語音綜合能力、外圍接口配置、技術指標、信號方式、話務臺功能、提供的特殊功能、組網能力、非語音業務接口及數據終端。 (2) 系統結構 控制方式、總體結構方式、處理器處理能力、內存容量、外存容量及結構、交換網絡結構及外圍處理器能力等。 (3) 軟件系統 軟件模塊和結構化程序的設計水平、軟件規模、編程語言的先進性和規范化程度、軟件的容錯性、軟件的成熟性、軟件操作的易難度及軟件的可維護性。 (4) 硬件系統 硬件水平、硬件接口符合國際標準程度、硬件的冗余度、硬件可靠性指標和機械結構工藝水平等。 (5) 系統情況 模塊化結構、系統可靠性、系統冗余度、維護管理功能和系統可靠性指標等。 2、可靠性問題 可靠性與平均故障時間成反比,和故障間隔時間的長短成正比,故障時間越短,故障間隔越長,則可靠性越好。可靠性與硬件故障率、軟件功能失靈度及維護管理人員操作錯誤有關,同時也與系統成熟程度、市話局配合情況、工作條件、安裝情況、使用方法及維護管理水平有關。因此,在選型時應選擇用多處理器分散控制的交換機。 3、適用性問題 根據本單位的需要對各種機型進行選擇。 選擇過程中,應閱讀多種機型的說明書,了解其功能和系統結構及一些重要指標,進行調查、咨詢。同時要考慮將來的發展,能適應容量的擴充,考慮數據通信、長途電話通信、計算機聯網、非話業務、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發展的需要,盡量選用軟/硬件模塊化結構、采用脈碼調制技術PCM數字傳輸的程控數字交換機。另外,根據需要,應留有數字接口,在進行計算機與交換機聯網時,應注意數碼率一致(64kbps)、電平一致、阻抗相同。 4、符合進公用網的要求 應了解市話局交換機型號與功能、通信網結構、今后發展趨勢、信號方式、接口方式等,這樣易與當地通信設備接口的信號方式相配合,便于聯合測試,有利于開通。最好以全自動方式入網,必要時可采用混合入網方式,這種方式可滿足部分重要用戶直撥,又可節省大量號碼資源費。 5、功能要求問題 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固有功能(又稱基本功能),另一類是選擇功能。基本功能是設備固有的,設備價格包括了固有功能的價格,選型時應考慮性能價格比。選擇功能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并配備相應的軟/硬件以后才能實現。 6、 經濟性問題 要選用性能價格比高,機型功能適用的機器,同時還要考慮擴容引起的價格。要從全面來衡量,取總的平均每線價格進行比較,還要對具體項目進行比較,最后根據需要和投資的可能,選用適當設備。 7、 機房環境要求問題 環境直接影響交換機的壽命、通信質量和通信可靠性。應選對環境要求較寬、適應性強、運行安全可靠的設備。 8、計費問題 計費可分4類:交換機內部通話計費、市內電話計費、國內長途電話計費和國際長途電話計費。計費系統有3種:一種是CAMA計費系統,即集中式自動通話計費系統,也叫長途計費系統,由發端長話局進行計費;一種是LAMA計費系統,即本地自動通話計費系統,也叫市話計費系統,由發端市話局進行計費;另一種是PAMA計費系統,即專用自動通話計費系統,也叫用戶交換機立即計費系統。在選型時采用哪種計費系統應根據進網方式和用戶性質而定。 9、 維護方面 交換機的硬件維修比較簡單,一旦發生故障,只需區分出故障部位,更換備用電路板即可,但對于較大的軟件故障,解決就很困難。因而對生產廠家在培訓、維修、服務等方面也要有相應的考慮。 10、制造商方面 交換機不同于其它產品,當它安裝開通進入運行后,是連續不間斷的工作,這就要求產品具有極大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所以在選擇產品時就應該考慮制造商的資質與開發和技術能力,至少應該是在業界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在技術上能滿足用戶未來的一些功能需求或軟件升級,在售后服務上應具有完善的服務體系,滿足產品在未來長期工作中出現故障時,能得到及時解決。
|
 |
相關信息 |
|
|